English

刘邦的“最后觉悟”

2001-01-02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西汉开国皇帝刘邦,出身无赖,以行伍定天下,应该说是很不容易了。但是,由于他轻慢儒生,诛杀功臣,因而很少赢得历代正直文人的好感。尤其是他轻视知识分子,历代文人更是耿耿于怀:“世无英雄,遂使胥子成名!”“原来刘项不读书”;“偶因乱世成功业,更向翁前与仲争”。在他们看来,刘邦平定海内,称雄天下,并不是靠品德和真功夫,而是由于他品性奸诈和历史提供的机遇。这虽近于事实,但语气极尽刻薄,倘使刘邦泉下有知,也会脸燥难耐的。

历史地看,刘邦确有过人之处和领袖魅力。譬如,他老谋深算的缜密思维、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、善于统驭的领导艺术、利用矛盾解决矛盾的运筹智慧等等,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企及。对于这些闪光之处,不少史家还是推崇的。但是,我觉得刘邦的另一过人之处在于教育皇储的政治卓识。只是古往今来,他的这一优点,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,并不为人所重。倒是清代学者严可均编辑的《全汉文》所保存的两篇刘邦《手敕太子》的短文,为我们全面解读刘邦,提供了文化资料。原文如下:

“吾遭乱世,当秦禁学,自喜,谓读书无益。洎践祚以来,时方省书,乃使人知作者之意,追思昔所为,多不是。”

“吾生不学书,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。以此不大工,然亦足辞解。今视汝书,犹不如吾。汝可勤学习,每上书宜自书,勿使人也。”

这两段话透露了两条重要信息:一是刘邦在培养接班人问题上,很有远见。他不是只满足于将一个政治稳定的国家交给继承人,而是重视塑造继承人的内在素质,其中重要的是学习文化知识。因而,他不但要求接班人勤奋学习文化知识,而且在教育方法上是苦心琢磨了一番的,苦口婆心,循循善诱,严格要求。在封建社会,帝王拥有知识的多寡,学问的厚薄,尤其关切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。应该承认,刘邦是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。在刘邦以前,尚无君王从文化素质上关心继承人塑造问题的记载。刘邦此举,确可赢得历史的一席之地,是充满智慧的。二是刘邦对自己过去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言行已有严肃的反省,他终于充分认识到知识的价值,特别是在治国安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。这印证了史书上记载刘邦在取得天下后,认识到“可在马上得天下,不可在马上治天下”的深刻思想。刘邦获得这一真知,看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,而是经历了一个反思自我、解剖自我的心路历程。

总之,作为一个以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见称于史书的封建帝王,认识到皇储教育的重要性,实属不易。旧史家过分渲染刘邦作践读书人的一面,而对他的“最后觉悟”没有予以充分重视,这是不公正的。我认为,刘邦的优点,恰恰在于他的“最后觉悟”。刘邦毕竟不是一位草莽英雄,他懂得创业与守成的辩证关系。正因为这样,他才明白这个道理:塑造接班人,尤其是要通过增长其知识以达到增长才干的目的。从史书上看,刘邦是收到了成效的。因而他是一个成功者。譬如,汉惠帝刘盈在历史上就很有口碑:“孝惠内修亲亲,外礼宰相,优宠齐悼、赵隐,恩敬笃焉。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,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,可谓宽仁之主。”这应该同刘邦的严格教育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吧?

生活本身是一位辩证法大师。开国之君取得天下,要靠武功,但是,要想安定天下,还得仰仗文治。草莽英雄不能成为圣明君主,庸碌者不能掌握政权,浑浑噩噩治理不了国家。为帝王者,定国安邦,经世济民,与民福惠,一靠文化,二靠知识,三靠学习,不断增强自身素质。刘邦以后,中国封建帝王多不胜计,但在皇储教育问题上,后来不及刘邦者,多矣!由此可见,刘邦的这一优点还是了不起的,值得一书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